一分等于多少美元生态环境科普 | 祖祖辈辈都在烧,为啥现在不让烧?四问秸秆焚烧!
生态环境科普 | 祖祖辈辈都在烧,为啥现在不让烧?四问秸秆焚烧! 生态环境科普|祖祖辈辈都在烧,为啥现在不让烧
金秋十月,正是满目金黄,稻香四溢的丰收季节。然而,丰收过后,如何处理好遗留田地的秸秆成为争议话题,互联网上,关于“秸秆该不该烧”的讨论不止。有人宣扬秸秆焚烧的好处,认为“秸秆焚烧烧了几千年都没有污染”“焚烧后的草木灰是最好的肥料”“秸秆综合处理太花钱农民承担不起”。实际上,部分观点并不能站住脚,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需要厘清。
误区一:祖祖辈辈都在烧,为啥现在不让烧?
有人表示,秸秆焚烧的历史要追溯到农耕时代,是传袭上千年的传统农耕方式。烧了几千年,为啥现在说禁就禁?
显然,这样的观点是错误地把秸秆焚烧和“烧荒”混为一谈。在古代,农田里烧掉的是野草,并不是秸秆。当时的秸秆可是宝贵的资源,是农村用能、养畜、房屋修缮的重要原材料。农民常常不遗余力地把秸秆拾回家、堆成垛,变成烧饭、烧炕的燃料,家里也多多少少养着几头牛羊,一亩三分地的秸秆足够牲口的饲料用量,更别提秸秆还能用来做床垫、编草帽、铺房顶等,哪里舍得扔在地里“付之一炬”。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煤气的普及和广泛使用,人们对秸秆的需求逐渐下降,机械化收割留下长长的茬也难以处理,严重影响下茬作物播种,加上一些地区水稻、小麦播种时间紧张,就地焚烧这才成了无奈之举。
误区二:焚烧的秸秆是天然的化肥,一举多得为啥不烧?
的确,焚烧后的秸秆变成了草木灰,含有大量钾等元素,是天然的化肥原料,这样的观点不无道理。但是,也要看到,焚烧对土壤肥力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副作用”不容忽视。
有专家指出,秸秆焚烧会导致地面温度急剧升高,造成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减少,微生物失活,土壤生态系统被破坏,农作物残骸不能被土壤所分解,土壤自身的生态循环无法发挥作用,导致土壤板结,耕作层变浅,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农作物产量的迅速减少。实验表明,每焚烧一次秸秆会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下降0.2%—0.3%,焚烧秸秆过程中,土壤表层(0cm—5cm)有机质含量平均减少14.56%,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减少4.63%,土壤含水量下降14.68%。据测算,秸秆焚烧后,导致农作物减产5%—10%,直接影响农业收益。
实际上,“还而用之”比“一烧了之”更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秸秆是很好的资源,一把火烧掉,秸秆中的有机质和氮养分等都白白浪费掉。土壤养分是在不断流失的,仅仅依靠化肥无法补充全部养分,把秸秆归还给土地,有助于将其中的矿质养分和有机物质归还给田地,这样的效果更好。
误区三:秸秆一把火就烧没了,能有多大污染?
烧秸秆能有什么污染?东北地区的朋友感受最为真切。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东北地区重污染过程中,黑龙江省大庆市、辽宁省朝阳市两个城市出现PM2.5重度污染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绥化市两个城市出现中度污染天。11个城市PM2.5小时浓度超过150微克/立方米,其中哈尔滨、绥化PM2.5小时浓度超过500微克/立方米,PM2.5小时浓度峰值为735微克/立方米。
如此高峰值的PM2.5浓度,罪魁祸首就是秸秆焚烧。专家分析,每次秸秆密集焚烧后3—4小时,污染物排放快速累积叠加区域传输影响,导致城市空气质量出现不同程度恶化。例如,10月28日21时大量秸秆焚烧逐渐结束后,大庆市PM2.5浓度于29日3时开始连续出现10小时超标现象,3—10时甚至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29日和30日下午秸秆集中焚烧结束后,哈尔滨和绥化市夜间PM2.5浓度由轻度污染骤升至严重污染。
一亩农田秸秆焚烧看起来似乎污染程度小,但是“抛开密度谈程度”显然是不科学的。卫星监测显示,10月28日—30日,东北地区出现大量秸秆露天焚烧火点,其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绥化市,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辽宁省抚顺市等城市火点较为密集。在哈尔滨,一小时内竟然有2500个火点在同时燃烧。这些密密麻麻的火点不仅造成污染物逐渐累积叠加,还通过区域间传输相互影响,加重了区域污染程度。
图为10月28—30日东北地区秸秆焚烧火点分布图
图为10月28日0时—31日8时,哈尔滨及周边城市PM2.5浓度以及东北40座城市秸秆焚烧小时火点个数变化情况。
这样高浓度的污染对人体的损害是巨大的。在社交媒体上,一些当地网民吐槽空气弥漫“烟味”“糊味”“焦味”,喘不过气,更有人表示,这简直是“哮喘病人的地狱”。
误区四:秸秆烧掉最经济,综合处理还要花钱费时,农民不划算?
对于农民来说,实实在在的收益最为关键。这笔经济账该算,也一定要算清楚。
一算补贴账。为提高农民秸秆还田积极性,近年来各地政府争相发放补贴资金,补贴农民的经济成本。以黑龙江省为例,在黑龙江省发布的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显示,对全省行政区域内开展玉米秸秆翻埋还田、松耙碎混还田作业的,省级补贴每亩32元;开展玉米联合整地碎混还田作业的,省级补贴每亩20元;开展水稻秸秆翻埋还田、旋耕还田、原位搅浆还田作业的,省级补贴每亩20元。市级、县级政府也分别针对秸秆综合利用制定补贴政策。
算下来,这笔补贴数目可观。在哈尔滨市巴彦县,省、市、县三级补贴合算下来,如果秸秆全量还田,每亩地能拿到80元。县政府委托农机合作社招募农机手干活,种地的农户不用掏一分钱。
二算肥力账。秸秆还田不仅能够增加土壤肥力,实现作物增收,还能节约化肥使用成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卫建表示,在科学的秸秆还田技术下,往往第三年后就呈现增产趋势,平均增产5%—10%,甚至更高。另外,作物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养分投入,化肥施用量可以减少15%—20%,不仅作物不减产,而且地力还提高。2021年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的秸秆还田量约4.0亿吨,其养分含量相当于化肥1140.71万吨,以2021年国家农作物平均收购价来计算,秸秆科学还田每亩增产增收50元—100元,节约化肥成本每亩20元—40元。这一增一减,实现了节本增收的效果。
三算产业账。秸秆综合利用不仅惠及农民,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发展。如北京延庆依托农机合作社,建立了一套可持续运行的秸秆收储运模式。采用“农户+农机合作社+秸秆用户”的运行方式,在作物收获后,农机合作社利用秸秆捡拾打捆机进行秸秆打捆回收作业,并支付给农户一定的报酬,再由农机合作社将打捆后的秸秆集中出售给秸秆用户,用于加工秸秆肥料、饲料或燃料等。
农机合作社负责给农户解决净地问题,农户可以得到20元—40元/亩的秸秆销售收入;对秸秆需求企业来说,省去设备投入资金,也不用为找秸秆来源发愁;对农机合作社来说,秸秆打捆业务可以填补每年11月份至来年2月的农闲时间,使其全年有活儿干、有收入,拓宽了业务面。
本文标签: 秸秆;分布图;秸秆焚烧;焚烧;农机合作社;黑龙江省;污染;土
一分等于多少美元生态环境科普 | 祖祖辈辈都在烧,为啥现在不让烧?四问秸秆焚烧!http://hanialtanbour.com/huilvduihuan/38114.html
1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首页_20万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_5000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官方推荐
99.99%的用户同时也查看了:
汇率兑换印度100卢比等于多少人民币全国表彰 荆州1个集体1名个人上榜...... 2023-11-12
全国表彰 荆州1个集体1名个人上榜 日前,全国妇联印发《关于表彰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标签:荆州;表彰;集体;妇女儿童权益;儿童权益;妇女儿童;维护;先
汇率兑换1万人民币兑换多少英镑荆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稳居全省前列...... 2023-11-12
荆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稳居全省前列 ,今年前三季度,荆州市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加速,供需两端持续好转,经济运行......
标签:荆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省前列;营业收入;投资;增速;
汇率兑换澳币100元等于多少人民币荆州市实施污染天气应急临时管控...... 2023-11-12
荆州市实施污染天气应急临时管控 根据省重污染天气预警快报提示,结合本地研判会商,预计11月9日下午开始,荆州......
标签:管控;污染天气;荆州市;油烟;巡查;督办;无人机;天气
汇率兑换一英镑等于多少人民币等于多少美元扬州经开区筑巢引凤 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2023-11-12
扬州经开区筑巢引凤 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自7月入职以来,我一直住在扬子津国际人才社区,这里设施齐全......
标签:人才;扬州;近悦远来;生态;人才公寓;公寓;社区;国际人才
汇率兑换一英镑等于多少美元邗江实施“双百双千”工程 攀“科技高枝” 攻“关键技术”...... 2023-11-12
邗江实施“双百双千”工程 攀“科技高枝” 攻“关键技术” ” 11月10日,在“智汇邗江·双百双千”科技创新洽谈会......
标签:邗江;关键技术;科技;科技高枝;双百双千;研发;院所;洽谈会
汇率兑换一英镑等于多少人民币2021市领导带队开展农贸市场工作专题调研 抓实抓好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工作...... 2023-11-12
市领导带队开展农贸市场工作专题调研 抓实抓好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工作 潘学元强调,要全面落实农贸市场常态长效管......
标签:农贸市场;整治;工作;调研;工作专题;带队;管理;潘学
汇率兑换一万美元等于多少韩元2023年“扬州人才校园日”活动走进中国矿业大学...... 2023-11-12
2023年“扬州人才校园日”活动走进中国矿业大学 11月11日上午,扬州人才校园日高邮专场活动走进位于云龙湖畔的中......
标签:扬州;中国矿业大学;青年人才;矿业大学;扬州人才校园;招聘;
汇率兑换一块人民币等于多少韩元币全国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全链条式助力产业和教育发展...... 2023-11-12
全国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全链条式助力产业和教育发展 11月11日,由扬州市职业大学、中国......
标签:共同体;教育发展;资源环境;地理信息;产业;自然资源;中国地
上一篇:一千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